马井韭黄

马井韭黄——韭黄之佳,苏轼到徐州时曾有诗云:“韭芽茁土奉如藏”。但是韭黄人工大量生产却是近10多年来的事。因产于冬季,可补淡季蔬菜之不足。1967年,穆集乡徐新庄社员徐作华从江苏铜山县夹河公社史庄苗姓的亲戚家引进技术,当年春天育苗半分,麦后移栽半亩,冬季收入345元。第二年5户栽种3亩,收益颇丰。后传至孙庄6队、红柳树4队,以后逐步向周围扩散,以至形成马井区这个集中产地。1972年,查禁韭黄,理由是与大田争劳力、争肥料,不少韭黄被割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韭黄生产获得新生。1982年全区栽种

4000多亩。产菜1000万斤,收入450万元。 目前,马井区韭黄7500亩,产菜近2000万斤,除部分自食外,大部分销往郑州、洛阳、西安、济南、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地。为全国产地之一。

说起韭黄在萧县的生产,可是有一段曲折的历史。

首先来讲马井区这个韭黄集中产地的形成。

1967年,穆集乡徐新庄有一个名叫徐作华的社员,从江苏亲戚家引进了韭黄的栽培技术,当年春天育苗半分,麦后移栽半亩,冬季收入345元。

第二年,穆集有5户农民共栽种韭黄3亩,收益颇丰。后传至孙庄6队、红柳树4队,以后逐步向周围扩散,才形成马井区这个集中产地。

不幸的是,1972年,查禁韭黄,理由是与大田争劳力、争肥料,不少韭黄被割掉。

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韭黄生产获得新生。

目前,马井区韭黄7500亩,产菜近2000万斤,因质量上乘,大部分韭黄都销往郑州、洛阳、西安、济南、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地,在本地销售和留作自食的仅占少数。

韭黄产于冬季,可补淡季蔬菜之不足,主妇们请耐心等待,元旦前后,就可以吃到咱们萧县的韭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