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

一、基本信息

学校代码:3434002216

举办者名称:泗县教育体育局

学校性质:公办

学校办公联系电话:0557-7092893

学校地址:宿州市泗县泗城镇泗州大道

学校负责人(校长):张玉标

学校办学层次:完全中学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二、简介

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坐落在泗城南关,地处南二环中段,西临泗州道,东连石梁河风景区,与南柳公园相接,交通便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桃李芬芳, 环境怡人,素以“隋堤烟柳”之称的古汴河在这里孕育着悠久的文化。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59年,重建于1978年,1997年5月被原宿县地区行署批准为地区重点中学。2000年11月通过宿州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升格为市级示范中学。2008年6月被安徽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

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共有教职工417人,专任教师398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 139人,一级教师175人,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其中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优秀教师2人,省级模范教师、骨干教师、模范班主任6人。教学班146个,在校生7994人,其中初中部教学班66个,学生数3606人,高中部教学班80个,学生数4388人。

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校园原占地13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215平方米。2008年,学校以创建省级示范高中为契机,加快硬件建设。实施了网络电教工程、图书资源工程、环境优化工程等“三大工程”。开通广播网、局域网、校园管理视频系统,完成道路广场运动区亮化工程。建起多媒体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学演示室1个、2口计算机教室,添置了320余台电脑。建成书库1个、师生阅览室2个,采购图书近10万册,订购报纸期刊250多种,开通了含20余万册图书的国讯电子图书馆。建成了6千平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以及可接纳3000人就餐的学生餐厅。

2016年,泗县二中校园提升改建,被泗县县委、县政府列为泗县教育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1.2亿,校园面积扩大到272亩,校舍总面积9.5万平方米,运动场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2平方米。

在原“三大工程”基础上,再添体育健身工程和休闲文化工程,新建艺术楼2950平米、体育馆1700平米以及两大休闲广场。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形成教育功能完备、高中初中分区管理的校园格局。

泗县二中是安徽省课程改革样本实验学校、“安徽省城市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禁毒示范学校、安徽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平安典范校园”“宿州市文明单位”、宿州市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文明校园。

近年来,泗县二中践行“立德树人,实干兴校”的核心发展理念,以“进业修德,为人师表”为准则,打造优良师资队伍,以“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为导向,引领学生自主发展,逐步实现“环境优雅、师资精良、管理科学、质量一流”的学校发展目标,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先后诞生30多名中高考状元,张浩源曾获2010年高考全省理科第一名,王雨晴获2017年高考全省理科第二名,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2018年高考一本完成率223℅,本科完成率102℅,受到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刘美同学夺得全县文科第一;王雨晴同学勇夺全省理科第二名(全市第一),郑一蒙同学获全县理科第二,均被清华大学录取。2019年中考位居全县前列,石梓江同学获全县第一名,初中教育教学受县级表彰。2020年高考,一本上线完成率118%,低进高出,二本上线率净增15%,稳中有升,张宇晨同学以669分获全县理科第二名,泗县文科前六名,二中独揽三强。2021年高考本科完成率255℅,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指标。李浩宇同学以650分入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科竞赛名列前茅,在各类评比赛考中荣获大奖。近两年来,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获省部级大奖40多人次;在英语能力大赛、作文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艺术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6人次。

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奖6人,省奖13人,市、县级奖70多人次,学校荣获县先进组织奖。在主管部门开展的优质课比赛、课件制作、信息化大赛、论文评比等各类比赛中,获奖300多人次,多次受到市、县教体局表彰。史德金老师编著的《3500词逆序重组巧记》由新华书店出版发行,县电视台作专题报道;陆瑞

编著的《大美泗县(历史卷)》,张国庆编著的《大美泗县(地理卷)》《大美泗县(生态卷)》被列为乡土教材,由安徽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体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满怀初心,聚力前行,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择二中,就是选择希望;走进二中,就是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