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氏皮影戏
秦氏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秦德华家住泗县草沟镇,是秦氏皮影戏的第五代传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借助灯光的映射,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泗县秦氏皮影戏有着数百年的传承历史,代表性传承人秦得华现年70岁,自幼跟随爷爷、父母走街串巷表演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界的权威专家,它的绘画、雕刻、表演功夫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被北京、上海...等国内多个皮影戏剧团聘请为艺术指导。
如今,泗县还有三个皮影戏团:1、丁湖镇的刘怀胜和徒弟刘士春、骆成仁,2、黄圩镇的陈会宜和侄子陈继增,3、草沟镇的秦德华和妻子韦素侠、孙子秦子健。
其中泗县草沟镇的秦德华祖辈都从事着皮影戏的表演,因为族谱等资料无法考证查找,所以目前按照能叫出姓名的曾祖父秦广化为第一代传承人。
据此可以看出,皮影戏在泗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泗县秦氏皮影戏应该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充分的投入资金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
秦氏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有:秦得华、秦子健、韦素侠、刘士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