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县药物布鞋

在宿州市泗县却有着一种独特的药物保健布鞋,它就是泗县的特产之一:药物布鞋。2010年7月,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县药物布鞋的创始人孙成儒当之无愧就成了这种独绝的制鞋工艺的传承人。

研发药物布鞋的来龙去脉

说起泗县药物保健布鞋,它的鞋帮是选用优质棉布做成的,鞋大底由布底和胶底组成,在大底和中底内嵌入防治足癣中药。所用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杀菌、止痒、祛臭等功能。那么泗县药物布鞋最早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呢?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孙成儒在泗县鞋厂任厂长,作为一厂之长,那时候他经常出差,旅途中他常常能听到不少人述说有脚气病的痛疾。有时候坐在火车上,孙成儒常能看到一些外出的人,一到车上就喜欢把鞋子脱掉,搞的满车厢都是很难闻的气味。就这样孙成儒突发奇念:我们鞋厂何不在药物布鞋上做做文章,做出特色来呢。1981年,孙成儒在泗县部分老中医的悉心相助下,几经努力,药物布鞋的中草药配方终于新鲜出炉。

当时,按照老中医的药物配方,泗县鞋厂生产出了第一批药物布鞋。刚开始,由于大家对这种鞋子功能不了解,消费者试穿后反响也平平。鞋厂一帮人并没有气馁,他们又试着改进生产了第二批药物布鞋。这次,鞋厂跟试穿药物布鞋的消费者首先讲好,你免费试穿这种新鞋但请务必及时给鞋厂反馈试穿后的感受。这一次,通过众多消费者试穿以后,反响十分热烈。大家都说这种鞋子既有传统布鞋的舒适,还能杀菌、防臭,能有效缓解脚气病疾的困扰,也有不少消费者还给鞋厂热心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或建议。于是鞋厂又进一步改进了药物布鞋的新配方。

为了能够让生产的新产品得到上级专家的认可,鞋厂孙成儒一行还专程赶赴合肥,找到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中医附院和安徽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皮肤科的主治医师们,寻求他们对这种新式布鞋的科学认定与推广。

安徽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老医师在听了厂方的创意讲解后,也是抱着实验一下的心理就让泗县鞋厂拿点鞋子过去,他们想做做临床实验。后来鞋厂就将新生产的药物布鞋寄发了过去,并立刻给有脚气病的皮肤病人进行了试穿。结果药物布鞋在省城也反响剧烈,连当时安徽省皮肤科学会的副会长、安徽省医科大学资深老教授朱一元老先生也对泗县研制的这种新式布鞋大加赞赏,并积极向外推荐。

为了能使药物布鞋研究更加深入,泗县鞋厂还在省内外聘请了多家权威医疗机构13位皮肤科著名医学专家和主治医师共同开发研制药物布鞋的改进配方。经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104医院等四大医院临床验证,泗县药物布鞋治疗脚气有效率在93.6%以上,除臭率为100%,在省级鉴定会上,专家鉴定:该产品为安徽省首创,全国领先产品。

走出国门的辉煌

由于药物布鞋具有穿着舒适,并对治疗脚气脚癣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还具有药效持久,不怕洗刷,无任何副作用的特点,被消费者誉为“脚气患者的福音”。最终,药物布鞋的问世,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青睐。

泗县药物布鞋还曾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法国、俄罗斯、比利时、台湾、香港等一些国家和地区。1985年,泗县药物布鞋还被国家轻工部认证为全国轻工优秀新产品,并获得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首届中国鞋饰评选“金鞋”奖,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消费者喜爱产品”奖,安徽省星火科技二等奖等省内外20多项大奖。2010年7月,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县药物布鞋的创始人孙成儒当之无愧就成了这种独绝的制鞋工艺的传承人。

揭开药物布鞋中草药配方神秘的面纱

药物布鞋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穿鞋把这个传统中药和穿鞋两者结合起来,使广大消费者只要一穿上这种鞋子便可以防病、治病。咋一看,好像这种药物布鞋的制作并不复杂,和一般的布鞋生产工艺上没有什么两样,其实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药物布鞋在其具体的生产制作工艺上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中草药科学配方。

为了探访泗县药物布鞋的制鞋奥秘,记者还专门深入走访了一些药物布鞋生产厂家。并详细了解了一些药物布鞋的科学配方情况:

药物布鞋生产的第一个独特环节就是药物配方。药物布鞋主要是使消费者穿上鞋子便能起到清热燥湿杀菌止痒作用,药物配方也自然主要是围绕这些方面来配伍的,主要有白芷、冰片、樟脑、苦芪等17味中草药经过一定比重科学配方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