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
砀山酥梨是砀山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砀山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酥梨和砀山,砀山和酥梨早已相得益彰,密不可分。“酥梨”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物产,而是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代名词,中国梨文化的代表。
砀山酥梨的栽培历史已有250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唐宋期间得以发展,明清时期大面积栽培,成为知名特产,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被列为贡品。明万历五年(1577年)《徐州府志》就有“砀山产梨”的记载:“梨,兔头燕顶者尤甘脆,今出砀山者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铜山县志》有“黄里的石榴,砀山的梨,义安柿子居满集”的描述。
砀山酥梨在全国名气之大,源于它自身的天然优势。砀山酥梨属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杂交品种,9月上旬成熟,果实硕大,最大的“酥梨王”单果重2.4公斤。砀山酥梨果皮呈淡黄色,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弹指既破、入口即酥、落地无渣的特点,自古盛传“砀山梨,皮儿薄,落到地上找不着”的歌谣。
砀山酥梨以果实硕大、黄亮色美、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而驰名海内外。烦躁干渴的秋日,吃上一颗酥梨,轻轻咬一口,汁水迸溅,甜如蜜的梨汁萦绕在齿间,一股清香顷刻间俘虏你的味蕾;满嚼洁白如玉的果肉,入口即酥,清脆不带梨渣,仿佛在喝梨汁一般,将自然清冽完全释放在口腔之中,难怪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长在树上的矿泉水”。此刻,只管尽情享受甘甜的汁水在口腔中奏起旋律、细腻的果肉配合着肆意起舞的美妙滋味吧,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在品尝原汁原味的砀山酥梨之际,也不能错过宿州市的招牌名菜——砀山酥梨盏。它选用新鲜砀山酥梨,放入野米、藜麦、芡实等原料,加入老冰糖、话梅、枸杞、红枣、川贝等文火炖制而成。当成品上桌时,掀开“盏”盖,芳香扑鼻而来;用勺细挖一口酥梨放入口中,甘甜软糯、齿间留香,那滋味妙不可言。
砀山酥梨除生食、熟食外,通过水果企业深加工的酥梨罐头、果汁饮料、果脯、果醋、果酒和梨膏糖等多种康健食品,也进一步提升了砀山酥梨的价值。
说到砀山酥梨,那一定要来宿州市砀山县梨树王景区,它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位于良梨镇,拥有上百亩梨园,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每棵树都形态各异,造型苍劲挺拔、姿态秀美,值得一观,其中,被誉为“梨树王”的老梨树最特别。
相传明末清初就已开花结果,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据粗略估算,此树身的直径2米,其上生9大主枝,高7米有余 树冠直径16米,被中国林学会评为全国“最美树王”,极具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