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曾经是砀山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旧时姑娘出嫁,嫁妆中必有蓝印花被。梨园里晾晒的蓝印花布,也是老砀山人记忆中一道最为绚丽的风景。

蓝印花布的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价廉物美,深受百姓喜爱。不过,随着机制洋布和现代印染花布的出现,蓝印花布逐渐从砀山人的生活中淡出。目前砀山县可以找到的蓝印花布制作作坊,也只有李庄镇胡屯村的胡玉民一家。

砀山兰花印染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玉民是砀山兰花印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胡家蓝印花板第五代传人。

胡家蓝印花布,印染方法全为手工操作,手工技艺复杂,从构思到刮浆、印花,晒底、染色,再到漂洗、脱水、晾晒出成品共有二十几道工序,作品色彩单纯鲜明,风格清新淡雅。印染用的模板为胡家蓝印花板,胡家蓝印花板为祖传绝技雕刻,构图新颖古雅,纹样古朴、虚实明暗,注重大的色块对比和细部刻画,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清新的美感。

200多年来,胡氏家族一直保存着“狮子滚绣球”、“石榴菊”、“喜鹊闹梅”、“二龙戏珠”等800多种蓝印花板图案。这些采用胡家传统花板工艺印染而成的蓝印花布,人工捻线、植物染色、自然晾干,用以点缀现代人的生活,真正起到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效果。

千百年来,蓝印花布所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世人敬佩,这一民间瑰宝也幸得传承。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胡家蓝印花布以它全手工纺织棉布、纯植物制剂染色、无污染、保护皮肤等特性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将它奉为时尚生活艺术品。